杨承宗先生讣告

时间:2011-05-29浏览:6769

  讣  告

  著名的放射化学家、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第三、四、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安徽省第五届、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副校长杨承宗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5月27日上午8时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杨承宗先生1911年9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县,1932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1934年到国立北平研究院物理镭学研究所任职;1946年留学法国,获博士学位。1951年秋,杨承宗先生回国,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第二研究大组组长;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受聘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首任主任、教授;1961年任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铀矿选冶研究所副所长;1978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1980年倡办合肥联合大学,任首任校长。1979-1989年间,杨承宗先生还先后担任中国化学会第21-22届理事,核化学和放射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核学会第1-2届理事,核化学和放射化学学会理事长。

  杨承宗先生早年留学法国,就读于巴黎大学的居里实验室,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伊莱娜•约里奥-居里夫人。获博士学位后,他满怀爱国之情,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毅然回国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为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制备出纯铀化合物,并开创了天然铀工业生产的历史。

  杨承宗先生担任中国科大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主任期间,负责全系的课程设置和教师及教学安排,组建了放射化学教研室。他亲自为学生主讲“无机化学”课程,注重传授国际化学前沿知识和创新思维方法,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他的领导下,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急需的专门人才,许多学生后来都成为著名的科学家,为我国的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1970年,年近六十的杨承宗先生仍携家带口,随同中国科大南迁合肥,他不畏艰辛,始终坚持学术研究,培养年轻人才。1977年,他率先提出在中国科大建立同步辐射加速器,并积极争取立项。最终,中国科大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同步辐射加速器。1978—1984年间,杨承宗先生担任中国科大副校长,为学校的二次创业和快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他主持创建了科大第一个化学博士点——放射化学博士点,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放射化学人才。

  在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期间,杨承宗先生牢固树立政治观念、大局观念、群众观念和法治观念,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开展工作,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他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全省人大工作发展和省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建设付出了辛勤努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杨承宗先生热爱祖国,关心科大,潜心科研,热爱教育,淡泊名利,胸怀坦荡,乐观豁达。他生前和病危时主动提出捐献自己的器官供放射化学研究和医学研究所用,为祖国的科学和医学发展作最后一点贡献。他的辞世是中国科教界的巨大损失,更是中国科大的巨大损失,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杨承宗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11年6月2日上午10时30分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大厅举行,届时参加吊唁的杨承宗先生生前友好、同事和师生请于6月2日上午10时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玉泉路19号(甲))南门口集中乘车前往。

  送花圈的亲友请与中国科大北京教学与管理部杨文芹、张德全同志联系。联系电话:010-88256186、010-88256184;传真:010-88258070;

  发唁电的单位和个人请与中国科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霍蕾同志联系。联系电话: 0551-3601107;传真:0551-3601592。

  杨承宗先生治丧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