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晚,梁欢站在环资楼报告厅的台上,说:“我叫梁欢,是一个独立音乐人。我拍了一部纪录片,叫《音乐的秘密》。”他问:“你们知道拍一部电影大概要花多少钱吗?”“几千万吧》”“对,我的电影,只花了二十万。如果去掉后期宣传的钱,真正用于电影制作的钱,大概只用了十万。”他沉默了一下,说:“我们先看电影吧。看完之后,你们应该会有很多问题想问我,我们有很多话可以聊。”
“音乐的秘密”
《音乐的秘密》是一部讲述一首歌背后的故事的记录片。
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歌和歌手,但是,一首歌从灵感变为街上回荡的旋律,所要经历的过程却几乎没人知道,那些幕后音乐人,在大众眼中更加默默无闻。从词曲、编曲、录音再到混音和母带制作,无不凝结着幕后音乐人的心血。在电影中,梁欢展示了他的歌《如果也许》的创作、制作历程。跟着他,我们认识了担任编曲的键盘手韦伟、吉他手曾宇、鼓手刘恒、贝斯手南瓜(章谋圣)、录音师段小林、弦乐制作人李琪、打击乐制作人黑哥(刘效松)、混音师周天澈、电子音乐制作人3ASiC和来自韩国的母带制作师全相彦,以及幕后圈CEO李泳彬。他们都是这个圈子中最优秀的人,对音乐有着最真挚的孩童般的爱,但是他们的名字却不为人所知,甚至大部分人并不理解他们在做什么。而电影就描述了这首歌如何从单薄的词曲,经过编曲,通过加入一个个乐器而逐步丰满,再由一名名乐手倾情演绎,经录音师细致地录下,弦乐制作人进一步地调整,混音师耐心地把各种声音平衡、和谐地组合,最终制作成母带,发行专辑,成为我们熟悉的样子,让我们知道了这些“歌手的服务员”们究竟在做什么。在电影末尾,这些音乐人们讲述着自己身边好友的一个个离去,因为幕后音乐业的微薄收入,因为人们的一味追捧固定的流行模式。但在结尾,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不会离开音乐,“退休了也是自己玩音乐”。
“当你停止创造,你所拥有的一切才能都不再重要。你所拥有的只是疲惫,而这种疲惫会让你排斥其他人”
电影结束,梁欢走上台,和观众们聊起了自己的故事。在成为独立音乐人之前,他曾在早期的知乎工作,还曾编过游戏,甚至当过篮球评论员。在当篮球评论员时,他的专栏可以与大他二十几岁的知名评论员并列;编的游戏曾拿过国外的大奖;如果继续留在知乎,他手上的期权也可以值几千万。然而他却选择一次次转型,踏上一条条完全未知的道路。当被问及原因,他谈到“人间蒸发”的天才程序员Rubionrio,“当你停止创造,你所拥有的一切才能都不再重要。你所拥有的只是疲惫,而这种疲惫会让你排斥其他人”,这个天才如是说。
“资本的想法可能是可笑的,流行不存在一个公式”
然而,现在的音乐市场却似乎并不欢迎不断的创新。“韦伟做了《董小姐》,出名了,但是其实他自己不喜欢民谣,喜欢特别酷的电声。每次来找他做歌的人,他都说,哎呀我给你做个电声,做个什么,特别棒特别好听。然后来的人就说,好,我要董小姐。”当国外的歌手不断创新,尝试新的音乐形式时,我们的音乐人却因为观众的仅仅满足一种形式和资本的故步自封,被扼杀了尝试的可能。
“叫兽易小星我认识,他是一个非常出色、非常有想法的人,终于等到院线给他的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但是,《万万没想到》票房预估八亿,最终只有三亿。拍片,资本方要求他要有这样几个流行元素:一个搭上网络热词的名字,一个有粉丝基础的演员(马天宇),一个院线演员(杨子珊),在加上点名著像三国演义或者水浒传。这些他都有,但是万万没想到还是不尽如人意。为什么?”“资本的想法可能是可笑的,流行根本不存在一个公式。”
“只有当你对一个行业有了解,你才会尊重它”
当谈及拍这部电影的初衷,他说,现在大家都不知道这些幕后音乐人们在做什么,所以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苦。片中出现的这些人,已经是这个行业最优秀的从业者,可他们仍然担心做了这首没下首。片中南瓜说幕后的收入从三位,顶多到五位,并非虚言。当幕后的收入过低,只会形成恶性循环,幕后拿着几千元工资,30天要编20几首曲子,他只能草草了事,甚至很多幕后都不知道自己编的曲子是什么,这样下去,用心的好歌何处寻?而幕后工作者们又该何去何从?
梁欢说,尽管这些音乐人也算身处娱乐圈,但是,他们却已经习惯待在幕后,完全不敢面对镜头。“可能你看到的连贯的两句话,他说出来隔了20分钟。谈起音乐就兴高采烈,可一把镜头对准他们,他们的面部肌肉就僵硬了。甚至,让他们自我介绍时,要他们提起那些自己编过的名曲时,他们会觉得是在自夸。”
读读书,听听音乐,看看电影。梁欢陪科大的同学们聊了很多音乐背后的故事,把音乐的秘密种进了观众的心扉。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分团委、学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