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化学之用,担时代之责-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开展2025年所系结合夏令营活动(上海-苏州线)

时间:2025-09-01浏览:10

化学是国家繁荣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两弹一星”到“嫦娥登月”,从国之重器到日常生活,化学与材料领域的持续创新与突破,始终在国家发展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这些成就的背后,离不开科研机构与高校间紧密的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作为中国科大“所系结合”办学方针的重要实践,2025819日至26日,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20名同学在黄微老师和高明丽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以及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开展了为期8天的所系结合夏令营活动。

第一站是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首先由有机所的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所里的基本情况和研招政策。随后,同学们聆听了汤文军研究员的专题讲座。他以亲身指导的三位研究生为例,讲述了学生从初入科研领域的探索,到逐步找准方向、克服困难,最终取得重要成果的完整成长历程,生动还原了学生在求学阶段所面临的实际挑战与人生抉择。通过这些真实鲜活的案例,同学们不仅对有机所的科研发展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化学与材料学子的多元化发展路径,深受启发与鼓舞。

在学长的引导下,同学们参观了各实验室。分析平台配备的多台先进仪器,为科研工作保驾护航。人工智能合成实验室则展现出化学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未来图景。

1. 化材学院师生在上海有机所合影及参观展览馆

821日,同学们来到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硅所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了解学习了硅所的发展历史与重大成果,并聆听了曹逊、王有伟研究员的学术报告,先后参观了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先进环境材料实验室和空间环境科学实验室等。

2. 化材学院师生在硅酸盐所合影及聆听讲座

在硅所的最后一日,同学们集体观看了纪录片《严东生:诗与真》和《科技脊梁之周仁》,深切感受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治学、报国为民的情怀。周仁先生研制国礼瓷的故事,尤其令人动容。“用我微弱的光为国家再做点什么”----这句朴素的话语,折射出一代科研人的赤子之心。正是有着无数像严东生、周仁一般的科学家,将个人理想融入建设祖国的壮阔征程之中,才铸就了今日中国的科技辉煌。

825日,同学们来到了本次夏令营的最后一站----中国科学院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展开了为期两天的参观学习。纳米所为此次活动精心安排了丰富而充实的内容。同学们首先参观了展厅,系统了解了研究所的发展历程、组织构架以及前沿材料领域的重要科研成果。随后,大家听取了纳米所的整体概况和研招政策,并聆听了三场专题学术报告,分别由半导体显示材料与芯片重点实验室、类器官创制与精准医疗重点实验室,以及多功能材料与轻巧系统重点实验室组织。

此外,纳米所还组织同学们参观了类器官实验室、功能纳米碳材料课题组,以及轻量化实验室等一系列重要科研平台。通过实地参访,同学们对柔性可穿戴传感器,透明导电膜等纳米前沿应用形成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尽管部分内容超出了同学们现有的认知范围,但纳米所的老师与学长们始终耐心讲解,为大家解答了诸多疑问。

3.  化材学院师生在纳米所合影及聆听讲座

所系结合夏令营(上海-苏州线)于826日圆满落下帷幕,同学们在八天的行程中,不仅拓展了学术视野,更深切感受到了科研与国家命运、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从老一辈科学家矢志报国的故事,到一线研究员的前沿报告,再到高水平实验室的实地体验,本次夏令营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观化学之用”的深远意义----化学不仅是实验室中的分子反应,更是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力量。

“担时代之责”的历史使命已然在肩。作为新时代的科大人,同学们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立足化学之本,回应时代之问,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用青春和智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化材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