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书宏

发布者:刘璐发布时间:2010-09-25浏览次数:18125

 

Address: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安徽(230026)

Tel:  +86-551-63603040

Fax:  +86-551-63603040

Email: shyu@ustc.edu.cn

Group Homepage: http://staff.ustc.edu.cn/~yulab/

Research ID: A-1903-2010



 

个人简介:

  俞书宏,安徽庐江人,1967年8月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3年-)、中央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10-)。1988年7月获合肥工业大学无机专业学士学位,1991年5月获上海化学工业研究院硕士学位, 1998年10月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2001年获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材料与结构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2002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AvH)资助(任洪堡外国科学家研究员),在德国马普学会胶体与界面研究所工作。200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责任研究员,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首批特聘研究员,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院长、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纳米材料与化学研究部主任、国家重点学科无机化学博士点负责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溶剂热-水热联合会(ISHA)国际理事会秘书长和理事会执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十三和第十四届化学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第二十八届中国化学会理事、安徽省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伙伴小组组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实验装置用户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纳米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一届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等。担任国际期刊CrystEngComm副主编(2011-2013),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副编辑(2010-),担任国际期刊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2014-), Chemical Science (2010-), 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14-), Materials Horizons (2013-), Nano Research (2010-), CrystEngComm (2010-), Part. Part. Syst. Charact. (2013-)等国际顾问编委、执行编委或编委,担任《科学通报》(特邀编辑)、《无机化学学报》、《中国化学》、《化学通报》、《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等期刊编委等,曾担任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ChemCatChem, J. Mater. Chem. A, CrystEngComm, 等专刊的客座编辑。

  在聚合物控制晶化与仿生材料、纳米结构单元可控合成与组装、宏观尺度纳米组装体制备及功能化、无机-有机复合纳米材料、新型碳纳米材料及能源转换材料及应用等方面并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在国际期刊如Nature Materials, Chem. Rev., Acc. Chem. Res., Chem. Soc. Rev.,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dv. Mater.等上发表SCI检索论文360余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中影响因子IF>3.0的SCI论文280篇, IF>10的SCI论文79篇,其中Nature Materials 1篇、Chem. Rev. 1篇、Acc. Chem. Res. 2篇、Chem. Soc. Rev. 3篇、Angew. Chem. Int. Ed. 16篇、J. Am. Chem. Soc. 8篇、Adv. Mater. 24篇等。受邀在Chem. Rev., Acc. Chem. Res., Chem. Soc. Rev.,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Energy Enviro. Sci., Small, Top. Curr. Chem., J. Mater. Chem., MRS. Bull.等国际期刊上发表综述论文、特征论文和研究消息报道等二十六篇; 受邀在美国Marcel Dekker, Inc.、John Wiley & Sons、CRC Press、Kluwer/Plenum、美国科学出版社等十六部英文专著中各撰写一章。被SCI论文引用12,407余次,H因子61。有关研究工作曾受到英国《自然》和美国《化学工程新闻》的报道。近十年间有十九篇论文被ISI评为Highly Cited Papers,有多篇论文被《Chemistry World》、《Materials Views》、《自然•中国》、《NPG Asia Materials》等选为研究亮点或被选为封面论文、热点论文等 。

  培养了40名优秀博士生、23名硕士生和10名博士后。其中1名博士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1名博士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3人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2人获得安徽省优秀博士论文、5名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6人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11名获得香港求是基金会优秀博士生奖学金,2人获得环贸通优秀博士生奖学金,7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GE基金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1人获得三星奖学金,5人获得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学金,5人获得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 5人获得安徽省优秀硕士论文,2人荣获首届全国“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2人获得安徽省第四届“挑战杯”特等奖等。 

奖励及荣誉:

    (1) 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

  (2) 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

  (3) 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

  (4) 2012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

  (5) 2012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

  (6) 2012年度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卢嘉锡优秀导师奖”;

  (7) 2012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

  (8) 2012年度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

  (9) 2012年度安徽省“优秀专家”;

  (10) 2011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1) 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复杂形态和结构的无机功能材料的构筑、自组装原理及性能研究”,排名第一,获奖人数共5人。

  (12) 2010年国际水热-溶剂热联合会Roy-Somiya奖章;

  (13) 2010年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会评论》新科学家奖”;

  (14) 2010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

  (15) 2010年度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

  (16) 2008年第四届中国化学会-BASF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

  (17) 2007年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18) 2007年首届中国科大海外校友基金会“青年科学家杰出成就奖”;

  (19) 2007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终期考评特优奖;

  (20) 2006年入选中央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1) 2006年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复杂无机结构功能材料的构筑、自组装原理及性能研究”,排名第一,获奖人数共3人;

  (22) 2004年第五届安徽省青年科技奖;

  (23) 2004年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九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一等奖;

  (24) 2003年德国马普学会胶体与界面研究所“Beauty in Science”奖;

  (25) 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纳米非氧化物的溶剂热合成与鉴定”,排名第五,获奖人数共5人;

  (26) 200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纳米非氧化物的溶剂热合成与鉴定”,排名第五;获奖人数共5人。

  (27) 2000年ISI “1981-1998年引文经典奖”(中国47篇论文之一);

  (28) 2000年第四届国际先进材料设计及软溶液合成研讨会青年研究学者奖,东京。

  (29) 1998年博士论文获第十九届郭沫若奖。  

主要研究方向:

       (1) 仿生高性能纳米复合结构材料、自组装及应用; 

  (2) 聚合物控制晶化与模拟生物矿化; 

  (3) 多功能纳米材料的模板诱导合成和组装技术; 

  (4) 新型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制备、性能与组装体功能; 

  (5) 面向能源、环境领域应用的新型碳材料的制备和能量存储; 

  (6) 纳米材料的光、电、磁性能调控(光电和光热转换、光催化等)和纳米催化效应等。   

  欢迎对无机合成与制备方法、纳米化学、纳米构筑单元宏量制备及组装技术、功能高分子调控晶化与组装、纳米环境材料、能源转换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等交叉学科感兴趣的化学(含无机,有机,分析)、高分子、生物、环境化学、材料化学、凝聚态物理等专业的同学报考本实验室研究生,并招收具有上述背景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承担项目:

   (1)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仿生轻质高强纳米复合结构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性能研究”(2010CB934700),2010-2014。

 (2)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 仿生智能多尺度界面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及其基础理论研究(KJZD-EW-M01-1), 2012-2015。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新型多功能无机结构单元复合晶态薄膜材料的可控制备、组装与性能研究” (91022032),201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