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1日研究生学术前沿讲座—毛宗万教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3-08浏览次数:19

报告题目

   基于环糊精的人工金属酶和药物载体研究

报告时间

   2012年3月11日(周日)下午四点 

报告地点

   东区理化大楼9004会议室 

报告摘要

   非共价作用(如氢键、静电和疏水作用)普遍存在于天然金属酶中,对酶活化或底物催化过程有重要的协同作用,基于超分子化学理论的金属酶模拟在酶的活性中心亚稳态和次层结构的生物功能模拟具有极大的潜力。毛宗万教授课题组开展基于环糊精的金属酶模型的构建,并获得了重要成果。同时,毛宗万教授课题组设计了以环糊精修饰的纳米载体,用于化疗药物和siRNA的输送研究。所制备的量子点(CdSe、CdSe/CdS和CdSe/ZnSe等)经过L-精氨酸功能化的β-环糊精的修饰,可用于抗癌药物阿霉素和siRNA的共输送,能够克服细胞的耐药性,实现实时体内示踪的目的。 

报告人

   毛宗万 教授 

   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报告人简介

   毛宗万教授1994年获南京大学博士学位;1995-96年在中山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98年在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作洪堡访问学者。现任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副主任。200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主要从事金属酶化学及仿生催化、配合物与核酸作用及金属药物、纳米生物探针及基因药物载体等研究,上述领域的研究工作已在J. Am. Chem. Soc.、Biomaterials、Chem. Commun.、Chem. Eur. J..等杂志发表论文8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授权2项,编写专著教材2部,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2项。多次在国内外会议作邀请报告。

   参加者:所有感兴趣的老师和学生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微尺度国家实验室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