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日研究生学术前沿讲座—孙立成教授

发布者:李雪发布时间:2012-04-01浏览次数:36

报告题目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Molecular Solar Cells and Solar Fuels

报告时间

2012年4月2日(周二)下午四点

报告地点

东区微尺度9004会议室 

报告摘要

孙立成教授将重点介绍人工光合作用以及他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非碘电解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光系统Ⅱ放氧中心的结构和功能化学模拟,制备了目前世界上效率最高的水氧化分子催化剂,[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结构和功能化学模拟,以及光驱动水氧化和光驱动放氢体系的研究,如基于分子催化剂和碳纳米管成功构建了高效率电化学产氢电池,在较低的过电位下实现了中性水溶液连续电解产氢产氧,法拉第效率达到95%以上。报告内容涵盖有机配体合成、过渡态金属配合物合成、分子催化、生物无机化学、n-型及p-型半导体、碳纳米管材料、DFT理论计算等学科领域。

报告人

孙立成 教授

瑞典皇家工学院教授、大连理工大学

报告人

简介

孙立成教授1990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2-93年在德国马普辐射化学研究所作博士后;1995年2月被聘为瑞典人工光合作用计划特聘研究员;1997年3月被聘为瑞典皇家工学院(KTH)化学系助理教授;1999年2月起被瑞典皇家工学院(KTH)聘为副教授(Docent),博士生导师;2004年3月获得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化学系终身教授职位。2001年9月起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作为大连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立成教授为国际重要学术期刊 Angew. Chem.、Inorg. Chem.、Chem. Eur. J.、J. Photochem. Photobiol.审稿人。在Nature Chem.、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Chem. Rev.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及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多次被邀请撰写述评。

参加者:所有感兴趣的老师和学生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微尺度国家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