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 |
重金属污染物的界面脱附/固定过程及控制原理 |
|
报告时间 |
2012年6月5日16:30—17:00 | |
报告地点 |
理化大楼一楼科技展厅 | |
报告人 |
林璋研究员 | |
报告人简介 林璋,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博士学位;1999至2004年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劳伦斯-柏克利国家实验室博士后;2004年至今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2011年获“中科院新兴与交叉科学布局试点项目”人才项目资助)。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现任“化学学报”编委,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纳米科学技术分会纳米环境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环境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4年建立课题组以来,主要从事环境化学和物理化学研究,在结合纳米与生物技术处理铬污染的两方面的研究中,均取得一些原创性的成果。拓展原子力显微方法学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形成了利用纳米技术研究环境和生物问题的特色。通过表界面调控纳米晶“取向接合”和“集体相变”快速生长的基础研究,揭示了在纳米晶快速长大过程中重金属纳米污染物的消除规律,提出了利用表界面调控纳米晶快速生长来处理环境有害纳米废弃物的思路。将此原理成功应用于我国氯酸盐行业典型纳米铬渣污染难题的解决,在企业完成中试示范线建设。实现了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和将“污染物”转换为“环保产品”这一绿色循环经济的目的。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如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ES&T等杂志发表SCI论文80多篇(综述2篇)。一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获省级青年科技奖两项。2006年以来,主持和参与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课题各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面上/青年项目共4项;负责“中科院新兴与交叉科学布局试点项目”人才项目1项;负责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课题、重点方向项目课题、院长基金项目各1项;负责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省环保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各1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