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程组赴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习交流

发布者:刘璐发布时间:2024-04-02浏览次数:10

为了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并加强课程组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有机化学课程组组织王细胜、肖斌、徐允河、张目亮、许毓、汪谟贞等六位教师于328日赴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进行教学交流活动。课程组一行受到了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热情接待,南京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学院长俞寿云教授和有机化学学科副主任程旭教授全程陪同并为交流活动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与帮助。

在随堂听课环节,课程组成员有幸聆听了南京大学三位杰出教师的精彩授课,涵盖了有机化学的重要领域和前沿话题。首先,吴琳老师深入讲解了《β-羰基酯的合成、性质与应用》,不仅详细介绍了β-羰基酯化合物合成方法,还探讨了这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应用以及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随后,王少仲老师带来了关于《酰氯的还原》专题讲座。他的讲课不仅系统阐述了酰氯还原反应的机理和方法,还分享了多个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酰氯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潘惠杰老师在《芳香烃的性质》一节课中面向化学生物学专业的学生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芳香烃的基本性质、反应特点以及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从而搭建起化学与生物学之间的桥梁。通过这一系列的精彩讲座,参与的教师们获得了宝贵的教学灵感和方法。

在交流讨论环节中,双方共同探讨了有机化学的教学与课程建设。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领导和教授们,包括党委书记朱成建教授、教学院长俞寿云教授,有机化学学科主任姚祝军教授以及副主任程旭教授,与中科大的课程组成员就各自学院的本科培养方案、有机化学教学现状及特色班级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和交流。这次讨论不仅加深了双方对各自教学特色和课程建设的了解,也为未来的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有机化学课程组的教学研讨活动获得了丰富的收获。特别是,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有机化学教学方面采用的小班教学模式引起了课程组成员的极大关注。这种模式通过将学生人数控制在1525人的范围内,确保了教学的针对性和互动性,使得教师能够更加精准地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同时也便于把握和调动课堂氛围。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进一步细化教学策略,为拔尖班和强基班的学生单独开班,这一做法特别受到赞赏。这不仅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和特长的重视,也为优秀学生提供了更有利于其个性化发展和深入学习的环境。通过这种教学安排,学院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和激励拔尖人才,为他们未来的科研或学术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这次交流中,有机化学课程组成员不仅学习到了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的先进经验,也对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优化课程结构获得了宝贵的启示。

在这次教学研讨和学习交流活动中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与讨论,参与教师们有机会分享彼此的教学理念、策略以及教学成果,从而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创新思维。今后学院将鼓励更多的课程组举办类似的教学交流活动,继续探索更多这样的合作机会,以推动本科教学的发展和质量提升,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化学人才。